主管单元:m6米乐省科技厅
主理单元:m6米乐省迷信技能信息研讨院
社长总编:胡 炜
社长助理:贾志远
编辑部主任:宋前锋
责任编辑:吴丹丹
编辑部:童殿程 欧阳曦 吴丹丹 石刘影
美术编辑:李婉婷
邮箱:>###.com
杂志社>###政六街3号
国际刊号:1003-5168
国际刊号:41-1081/T
邮发代号:36-175
创刊工夫:1985年
杂志开本:大16开
在我国,关于教诲本钱的研讨大抵开端于19世纪80年月当前,是由事先一批从事教诲研讨的学者将外洋已有的研讨效果介绍到国际,并在联合我国的实践状况的底子上进一步查验和剖析而开展起来的。此中比力突出的有我国闻名管帐学家潘序伦传授针对我国教诲事情中严峻糜费征象提出的“培育人才也要本钱”的看法、北都门范大学的王善迈传授对教诲投资占百姓经济的比例研讨、北京大学的闵维方传授对初等教诲范围效益的研讨、上海教科院智力开辟研讨所蒋鸣和对我国高校的范围经济效益的研讨、华中师范大学范先佐传授和北都门范大学靳希斌和郑晓鸿对教诲本钱的赔偿与分管题目的研讨等。
一、我国高校管帐制度的开展(一)高校管帐制度创建 开国初期,财务部依据政务院发表的《预算决算暂行条例》订定和发表了《各级人民当局暂行总预算管帐制度》和《各级人民当局暂行单元预算管帐制度》,又于1950年政务院第六十一次政务集会经过了《关于决算制度、预算考核、投资的施工方案和钱币办理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这是我国高校最后遵照的管帐制度。决议指出:军政构造、公立学校、集团的经费,所有或绝大局部已由国度发给,因而,按照配合大纲第四十条的划定,特决议一切部队、当局、公立学校及受国度经费补贴的集团,均须每年分四序向中间或各级人民当局的财务部分作决算陈诉,每年3月作上年度的整年决算陈诉,再由中间人民当局财务部将上年度总决算案报请中间人民当局核批。1954年、1958年、1965年、1982年,财务部依据国度政治及微观经济情势的变革,对行政奇迹单元管帐制度辨别举行结果部修订。在其实行时期,分外是到了70、80年月随着经济的开展,国度把教诲建立作为四化建立的战略重点,教诲经费也逐年增长。从1980年开端,国度对高校经费,由“统收统支”的办理体制改为“预算包干”办理体制。这是财务体制的严重变革和前进,但照旧存在一方面教诲经费告急、基建投资匮乏而另一方面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却有差别水平糜费的情况,这就开端惹起学者们对我国高校教诲本钱及其核算题目的研讨。顾翔宣布在《上海高教研讨纵刊》中的《初等学校怎样进步服从、效益的探究》(1982)提出要创建片面的经济核算制度以进步经济效益。华世献宣布了《对高校人才本钱核算及投资经济效益的几点意见》(1986)针对怎样将高校奇迹费最大限制地发扬社会经济效益提出了初等学校人才本钱外部核算的开端假想。
(二)高校管帐制度变革 从1987年开端,我国对初等教诲推行免费变革,1988年财务部公布了《奇迹行政单元预算管帐制度》,1988年国度教委依据有关执法法例,专门订定并发表了我国第一部《初等学校管帐制度》,自此,我国初等教诲有了从收费到免费的转机,而教诲本钱数据就成为判别高校教诲免费尺度能否公道的要害,惹起了社会的高度器重。1987年中共第十三次天下代表大会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实际和“以经济建立为中心,对峙头脑根本准绳,对峙变革开放”的根本道路,今后中国走向了高速开展的时期。这使得该高校管帐制度渐渐展示出严峻的汗青范围性和缺陷。关婉君在《高教探究》上宣布的《对高校人才培育本钱核算题目的探究》(1988)以及周秋萍宣布的《人才本钱核算初探》(1991)均指出人才本钱核算是办理我国教诲资金充足、教诲投资不敷同时教诲部分又存在糜费征象、经济效益不高这个干系着中国初等教诲开展题目的一个紧张步伐。胡瑞文宣布了《关于教诲市场题目讨论的综述》(1994)请教育能否财产化、能否市场化、要不要面向市场、能不克不及引进市场机制以及教诲能否商品化等题目举行了开端探究,把事先中国关于教诲市场的题目举行了归结,并指出从当前的开展来看,教诲市场是一定的,举行教诲本钱核算也是须要的。王晓光宣布的《高校教诲本钱核算及财会变革》(1996)提到实验教诲本钱核算是稽核教诲投资服从、展现和掌握教诲投资纪律、进步教诲投资使用率的须要手腕,也是高校财会变革的偏向。到1997年,中国高校曾经所有实验了教诲免费制度。而且在企业管帐引入管帐原则系统的影响下,财务部于1997年发表了《奇迹单元管帐原则(试行)》(财预字[1997]286号),同时《奇迹单元管帐制度》也开端实行。此中明白划定:“本制度实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有奇迹单元”。1997年国度教诲委员会和财务部发表了《初等学校财政制度》,1998年又发表了《初等学校管帐制度(试行)》,从而创建了一套新的初等学校管帐制度。该制度系统创建了预算表里资金一致核算的管帐核算系统,划定了初等学校管帐核算的一半准绳,标准了管帐要素,一致了财政和管帐陈诉,变革了记账办法。这次变革重新启用了假贷记账法,记账底子一样平常接纳收付完成制,谋划性出入商业的核算接纳权责产生制。这在标准高校管帐核算上起到了正的作用。韦法云、葛利华宣布的《初等教诲本钱核算必需办理的几个题目》(2000)剖析了初等学校财政制度和管帐制度存在的题目并提出了四方面变革内容(应以学年度为管帐年度,应以权责产生制为管帐核算底子,应将资源性付出和收益性付出举行分散,某些高校管帐科目应该变革)。
(三)高校管帐制度研讨 张璞、王赣湘宣布的《初等院校教诲本钱剖析的探究》(2001)剖析了三种教诲本钱计量办法(统计观察办法、使用现有学校管帐材料调解办法、教诲本钱核算办法)并指出高校应举行教诲本钱核算。郭睿宣布的《高校教诲本钱核算题目探析》(2002)剖析了实行教诲本钱核算必要思索的几个题目,指出高校教诲本钱核算制度的创建和实行遭到表里部两方面要素(外—当局尚未创建响应的管帐制度和原则;内—由于其他公益奇迹单元也未实验本钱核算,招致教诲体系外部缺乏驱动力)制约。2005年第一个天下性当局订价本钱考核措施《初等学校教诲培育本钱监审措施(试行)》出台。《措施》的出台,关于推进本钱监审事情,公道订定初等学校免费尺度,进步教诲免费决议计划的迷信性具有紧张意义。陈玉安(2010)指出《措施》在举行教诲本钱核算时所必需明白的包罗核算主体、目的、假定、工具、办法等在内的完备框架系统尚未到达尺度,必要举行美满。2009年财务部管帐司下发了《高校管帐制度(征求意见稿)》,其根本理念是在初等学校管帐制度中得当引入了权责产生制,同时分身高校预算办理、财政办理、资产办理、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征求意见稿下发当前惹起了宽大回声,刘莉《高校教诲本钱的核算及办法》(2009)、罗玉波《高校管帐核算探究》(2010)、陈红艳《高校管帐核算中存在的题目及应对步伐》(2010)、孙幼飞《初等学校管帐制度(征求意见稿)初探》(2010)等很多学者都就现行高校管帐制度和征求意见稿存在的题目举行了剖析探究,指出此制度尚存在未办理的题目,次要表现在管帐核算底子变革还不彻底、财政陈诉组成及信息表露制度还不敷美满等,并提出了改良发起。征求意见稿的公布分明改进了高校财政信息的质量,具有正意义。同时也可以表现高校教诲本钱核算的紧张性曾经惹起了越来越多人器重,而且随着研讨—理论—剖析—改良的循环举行,也将不停顺应我国高校教诲的开展。二、我国高校教诲本钱核算研讨综述( 一 )核算工具 在1998年管帐制度变革之前,有关高校教诲本钱核算工具题目,学者们(关婉君,1988、李定清,1990、王宝娟,1991、代蕊华,1995、陈金玉,1996等)广泛以为高校教诲本钱核算的工具是先生,同时还以为必需依据由培育人才的条理、专业等性子差别而招致其承受的教诲差别来加以区分。按差别学历可以把先生分为博士研讨生、硕士研讨生、本科生、专科生;依照专业、学习办法等差别也加以区别,最初以差别条理差别专业的结业生作为用度归集的工具。1998年之后,随着教诲财产化的减速以及免费制度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愈加丰厚的看法,一局部学者(陈希原,2003、朱家位,2004、刘付婷,2007等)看法同最后一样,以为高校教诲的产品是先生,并依照条理、专业、种别等对其分类,作为本钱核算工具;另一局部学者(袁连生,2000、张璞,2001、王志成,2007等)则以为高校教诲的产品是教诲办事而不是先生,应以学校向一个先生提供一个学年的教诲办事量作为教诲本钱核算的详细工具;另有多数学者(郑强健,2006)提出在学分制的推行下,可以以学分作为教诲本钱的核算工具。本文以为关于第一个和第二个看法,实在只是将高校教诲本钱核算工具过细化,辨别是对高校教诲本钱核算工具目标物和载体的探究。张璞传授宣布的《初等院校教诲本钱剖析的探究》中所提到:“教诲属于第三财产,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场合,提供的是教诲办事,那么高校教诲的产品应该是学校提供的教诲办事。”由于办事是虚体,必要实体先生作为载体加以详细化来举行本钱核算。因而归结起来应该为:高校教诲本钱核算工具便是差别性子差别种别先生所承受的教诲办事。
( 二 )管帐时期 在举行高校教诲本钱核算研讨的最后,关婉君(1988)以为用度和本钱是伴随培育的各个阶段而产生和渐渐构成的,因而应以每培育出一届结业生为一个本钱盘算周期。1988年,在《初等学校管帐制度》建立后,划定管帐年度为公历一月一日至十仲春三十一日,为了与现行的管帐制度分歧,不少学者(王耕,1988、李定清,1990、王宝娟,1991、王晓光,1996等)提出教诲本钱盘算期也应确定为一年。在此时期陈金玉(1996)还提出过应将高校的本钱盘算周期确定为半年,即学期制,以为每半年盘算出每个结业生的培育本钱,比力切合本钱效益准绳。1998年当前,新公布的《初等学校管帐制度》固然也划定以公积年度为管帐年度,但随着初等学校教诲的市场化,学者们的研讨大抵有以下三种看法,此中有很大一局部学者(韦法云,2000、郑强健,2006、周艳艳,2008、刘莉,2009等)以为学校的讲授运动是按学年构造的、学费是按学年收取的、在一学年内先生的人数绝对比力波动,便于举行本钱核算,因而应该以学年作为核算周期;别的有一局部学者(陈希原,2003、郭晓顺,2007、赵长城,2009等)以为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管帐法》和《初等学校管帐制度》都是划定按公积年度确定管帐年度,而且高校经费中有一局部是由财务拨款,而财务拨款接纳的也是公积年度,以是高校教诲本钱核算也应该以公积年度为核算时期;别的,另有一局部学者(刘付婷,2007、王志成,2007、王清,2009等)综合了上述两种看法,以为可以将财政陈诉和教诲本钱陈诉辨别分期体例,学校财政陈诉仍旧依照制度划定按公积年度定期体例报表,而教诲本钱核算事情按月举行,教诲本钱陈诉按学年体例。笔者以为以学年为核算时期固然更能正确、间接地反应高校教诲本钱程度,但由于其与管帐制度、预算制度、管帐法以及其他相干政策抵触太大,要把本钱核算时期由公积年度改为学年度不太实际,国度预算办理系统是一个大全体,不行能由于教诲这一项商业差别而做出调解,在2009年8月财务部管帐司下发了《高校管帐制度(征求意见稿)》也并没有就核算时期做出调解阐明。因而,本文发起教诲部分可以把一学年的工夫调解为公积年度,即1月为学年开端,12月为完毕,让上放学期对换(2-6月为第一学期,9-12月为第二学期),如许就便于本钱核算并切合管帐制度要求。( 三 )核算内容 关于核算内容,即本钱项目,学者们的意见根本分歧,只是在分类办法和叫法上有肯定区别,归结一下可以分为职员用度、公用用度以及专项用度三大类。此中职员经费又包罗了人为、补贴人为、职工福利费、助学金等项目;公用用度包罗了公事费、衡宇或大型设置装备摆设折旧费和小型设置装备摆设添购费、设置装备摆设修缮费、商业费以及其他用度;专项用度包罗离退休职员用度、差额补贴费等。这些项目都必需剔除与人才培育不相干的要素。而当中具有争议的项目次要有两点:第一,离退休职员人为能否应该计入本钱核算?第二,随着学校范围的扩展,学校后勤团体商业也不停变革、增多,后勤办事的各项用度中究竟那些应该计入本钱核算?大局部学者都在研讨中提到,离退休职员应该由社会保证部分办理,由于曾经不从事讲授或办理事情,其人为不该该计入教诲本钱核算中;尔后勤团体则应该依据其商业的目标、性子辨别思索,存在支出的,在计入教诲本钱时应该起首扣除。( 四 )核算办法 (1)计量办法。关于教诲本钱核算的计量办法,张璞,王赣湘在宣布的《初等院校教诲本钱剖析的探究》(2001)一文中归结为三种:1.统计观察办法(使用现存教诲经费统计材料或抽样观察取得的材料来获取本钱数据);2.使用现有学校管帐材料调解办法(使用现存的高校关于教诲经费出入管帐记载,颠末调解,转换成教诲本钱数据);3.教诲本钱核算法(使用学校管帐体系,经过设置、注销账簿,记载教诲泯灭失掉教诲本钱数据)。这3种办法在正确性方面具有递增性,而此中统计观察办法则是运用最为普遍的办法。1997年在新公布的《初等学校财政办理制度》中并没有提到高校教诲本钱办理。同时1998年公布的《初等学校管帐制度》将管帐科目分为五类,但也没有设置高校教诲本钱核算的有关科目。因而这一次管帐制度变革并没无为高校教诲本钱核算的计量提供很好的操纵条件。但随着一次次管帐制度的变革、随着高校教诲从收费到免费的开展,高校教诲本钱核算遭到了更多存眷,对本钱核算的正确性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2005年第一个天下性当局订价本钱考核措施《初等学校教诲培育本钱监审措施(试行)》的出台,以及2009年新管帐制度《高校管帐制度(征求意见稿)》的公布都表示从久远开展来看接纳教诲本钱核算法是必行的。(2)盘算办法。关于教诲本钱核算的盘算办法,学者们研讨得最多的为传统盘算法和作业本钱法。传统盘算法可以追溯到1988年第一次管帐制度变革,在此曩昔学者们的研讨(华世献,1986)还只是把一切教诲有关用度复杂相加后除以总先生人数失掉生均教诲本钱,到1988年学者周薇华在《浅谈 “变化本钱法”在高校的使用》一文中提出引入变化本钱法到高校教诲本钱核算中,把核算项目分为间接用度和直接用度来加以盘算,失掉普遍呼应。今后学者们的研讨都是围绕着此项头脑,即起首把核算项目分为间接用度和直接用度,然后除以差别性子先生人数大概学分数,从而失掉生均教诲本钱。此办法在实践运用时又分为实算法(剔除统统与培育先生有关的用度)和概算法(没有剔除与培育先生有关的用度)两种,由于教诲本钱核算在现行的管帐制度下并不克不及很好实行,因而一样平常在测算生均教诲本钱时,次要都接纳概算法举行盘算。作业本钱法从20世纪末期引入我国开端,就惹起很多学者的存眷,普遍研讨、运用。从近两年开端,呈现了少量关于在教诲本钱核算中运用作业本钱法的文章,学者们广泛以为:起首,高校的资金泉源在一次次制度变革后日益普遍,现在次要有国度拨款、先生免费、银行存款、学校其他财产支出以及救济等渠道,表现出高校的运作形式向财产化在开展;其次,高校培育先生的用度多属于直接用度且品种也庞大单一,合适接纳作业本钱法举行教诲本钱核算;第三,高校人才辈出,绝对于其他工商行业,存在职员本质较高,硬件底子较好的上风;别的,现在高校还不停存在资源使用率低下的题目,必要开掘新的本钱控制办法来办理。这些都为我国初等学校接纳作业本钱法来举行教诲本钱核算提供了可行根据。在举行援用作业本钱法到高校本钱核算的研讨时,不少学者(王清,2009、张友棠,周韵婕,2009、贺小燕,2009、于谦龙,顾晓敏,2010等)对作业本钱法在运用时的四个次要步调(确定高校的次要作业及作业中心;归集作业斲丧的资源用度,并剖析资源动因;剖析作业斲丧的方法,确定作业动因;将作业本钱按作业动因分派到先生培育本钱中)做了详细剖析,但并没有片面体系地提到对怎样把作业本钱法运用于高校,即在现有核算体制下怎样引入作业本钱法,以及相干作业账户应该怎样设置等。三、结语 高校教诲本钱核算从教诲免费制度实施开端不停都是学术界讨论的抢手话题,从制度、底子到详细核算工具、内容以及办法在实际方面曾经获得了很多成果。现在很多学者对本钱核算正确性要求很高,所研讨的实际构思也十分美满,但却存在很多可行性题目,不克不及使用到实践操纵中。即使有很多高校管帐事情者对此项题目有所探索,也每每范围在某一个方面,很难片面掌握。随着社会的开展,管帐制度也在不停更新,就国度而言,订定一个一致的美满的高校教诲本钱核算系统黑白常有须要的。以后,作业本钱法是一种最为正确也非常合适高校教诲本钱核算接纳的办法,应该就此深化细化,并联合到高校现在的实践状况,与传统核算办法联合起来,研讨出一套实在可行的高校教诲本钱核算系统。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务部(管帐司):《初等学校管帐制度(征求意见稿)》(财会便[2009]62)。
[2]阎达五、王耕:《教诲本钱研讨》,北京出书社1989年版。
[3]关婉君:《对高校人才培育本钱核算题目的探究》,《高教探究》1988年第4期。
[4]袁连生:《教诲本钱计量探究》,《北都门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5]王清:《高校教诲本钱的核算与控制》,《财司理论与理论》2009年第30期。
[6]陈玉安:《初等学校教诲本钱核算及办理探析》,《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10年第1期。